第二十七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2年4月13日—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举办。四川省副省长刘捷,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竞,省科协党组书记、副主席吴凯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省科协副主席、省青少年专委会主任刘应明,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放,以及省环保厅、团省委、省妇联、省知识产权局,高新区等主办单位领导出席。开幕式由省科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刘进主持,组委会主任吴凯同志致开幕词。
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省21个市(州)的21支代表队。有200名学生、50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为期三天的展示、测评和问辩活动。406个学生科技创新项目、10项青少年机器人创意、50个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参加评选,112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、190幅少儿科学幻想绘画获奖作品参加展示。
开幕式
刘捷副省长参观青少年科技成果展示
机器人引爆全场
在大赛作品的展示区,机器人展区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区域,乐山第一中学的利用仿生学原理制造的“探索之眼——仿生机器人”,机器人的眼睛会随着目标移动,还能自动识别并绕开障碍物;而成都石室中学根据鱼类推进原理制造的“仿生机器人鱼”则能自主避障,在不同水成游弋,并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适应复杂的使用环境。
而最让大家好奇的则是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带来的“阿凡达脑波控制仿生人性机器人”展台前“让意念控制成为可能”的标语引来了不少师生的围观。机器人作者罗一皓、王湘杰、周心辰3名同学,向大家演示起了机器人的运作方式。罗一皓让同伴带上一个跟发卡似的东西,让同学专心想这让面前空气筒中的乒乓球飘起来,慢慢地,与脑波采集器相连的脑波接收器有了变化,随着周围一声惊呼,接收器里原来静止的乒乓球真的忽高忽低地飘了起来,而与之相连的机器人也翻动手脚跳起舞来!
罗一皓介绍,这个“脑波控制仿生人形机器人”是通过脑波采集器采集来自人脑的脑波信号,经过处理后,无线传送给脑波接收器,从而让接收状态显示系统内的乒乓球升起或者落下,再通过一条数据线,连接到机器人智能控制接口,当接口检测到脑波模式后,可无线控制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。“这个事先要进行编程,我们编了10套程序,每套都有一个动作,跳舞、挥手等等都可以。”罗一皓告诉记者,这项发明的灵感来源于阿凡达,今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法,直接控制机器人或者一定的智能结构,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,比如清洁房间、智能搜救、爆破等,这样一来,一些繁杂、重复的行为就可以交给人形机器人去解读和完成。
机器人展示现场
小小少年让生活更方便
在大赛作品的展示区里,随处都体现出现代少年们对生活的思考:给汽车装上“尾巴”,暴雨积水照常能开;既能遮风挡雨还能充当电筒的雨伞……
而内江市第二中学高一的李濯薰带来的“手机电饭煲”也是引来了不少围观者,只见这个“手机电饭煲”与普通电饭煲并无差别,只是旁边多了一个“电源箱”,“出门前把做饭的材料准备好,放在电饭煲里,把手机电饭煲设定在等待状态,插接上电源。在回家路上只需要往家里打个电,电饭煲就进入工作状态了,回到家时饭已经做好了。”操作者一边介绍,一边演示,只见他一边掏出手机,播了个号码,只见号码播出不到十秒的时间,电饭煲就进入了煮饭的状态,“这不光可以煮饭,还可以煲汤,而远程启动器还可以用与科研星际军事领域。” 李濯薰的指导老师介绍说。
学生技能测试现场
评审委员会:选题新颖、独特、创新点突出
本届大赛经过初评、复议、终评答辩、项目展示等环节共评出科技竞赛项目一等奖65项,二等奖141项,三等奖210项;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57项,二等奖132项,三等奖189项;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18项,二等奖39项,三等奖55项;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20项,二等奖48项,三等奖68项;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一等奖25项,二等奖57项,三等奖83项。
省教育厅何绍勇副厅长颁发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
本次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介绍,本届大赛选题新颖、独特,创新点突出;更加关注生态环保、关注民生、关注身边科学、关爱残疾人;一些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并有一定的创新性;科技辅导员项目和科技实践活动方面,质量较往年提高,方案报告撰写规范性有所提高,重视全面性,特别是过程方法和目标;注重将知识技能、过程和方法融合在一起,在活动中注意渗透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;选题能关注社会热点,贴近学生的活动,注重创新性和教育性。
本届大赛除对学生项目、优秀科技辅导员、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和优秀科幻画所设的奖项外,还有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设立的“中科生物英才奖”和“中科生物创新奖”两项专项奖,这无疑是献给热爱科技创新的青少年们的又一份厚礼。
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赵新全所长颁发中科生物专项奖